“師心自用”,豈能亂用?
吳先進
“師心自用”雖是一個使用頻率不高的成語,但報刊、雜志等眾多媒體中卻不乏因誤解而造成誤用的例子?,F列舉幾個錯誤的用例:
(1)如果說石虎早年畫作還
能看得到模仿的痕跡,現在完全師心自用。特別是近年佳作,創意迭出,靈心四射,妙趣橫生。(《煙臺日報》2013年6月3日)
(2)冷老師講到,教師專業化發展猶如蜜蜂采花釀蜜,中小學老師既要勤勞,又要師心自用,敢當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先鋒模范。(《中國日報》2013年7月31日)
(3)其(熊任望)書法幼承家學,耳濡目染,先后得到胡小石、鄭誦先、王傳恭等先生的悉心傳授,而又師心自用,成就卓著。(《中國文化報》2014年1月22日)
例(1)說的是石虎現在的畫作,完全是獨樹一幟、自成一格,因而“創意迭出,靈心四射,妙趣橫生”。例(2)說的是冷老師強調教師專業化發展要做到博采眾長、勤奮努力,并能不囿于陳規,不斷創新,才能成為“先鋒模范”。例(3)說的是熊任望的書法在幼承家學的基礎上,再得到胡小石、鄭誦先、王傳恭等各位先生的悉心指導,經過自我創新,終于“成就卓著”。歸納以上幾個錯誤的用例,我們不難看出幾位作者均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誤把成語“師心自用”理解和運用為: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不拘泥于成法,不囿于陳規,能獨出心裁,自成一格。這完全是沒有弄清成語的真正含義,而造成對成語的誤解和誤用,不僅意思上相去甚遠,而且連感情色彩也截然相反。
筆者查閱《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劉潔修編著,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成語“師心自用”語本《莊子·齊物論》:“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即為:順著自己已經形成的偏執己見,并把它當作判斷事物的標準,那么誰會沒有這樣的標準呢?后來便發展成“師心自用”這一固定四字成語,《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辭?!罚ㄉ虾^o書出版社2009年版)對“師心自用”的解釋基本相同: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當中的“師心”指以己心為師,即只相信自己;而“自用”指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二者是同義詞的聯合使用。從情感色彩上而言“師心自用”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不可做褒義詞使用,可以參看一些正確的用例:
(4)又況不及中才,師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諫,孰有不危者乎?(〔唐〕陸贄《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
(5)學者大病,在于師心自用。師心自用,則不能克己,不能聽言。(〔宋〕陸九淵《與張輔之書三首》)
“師心自用”也作“師心自任”,如:
(6)學為文章,先謀親友……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要正確使用成語就一定要準確把握其具體含義,切不可望文生義,更不可隨意用之。否則,不僅語言上不倫不類,影響表情達意,更主要的是還會鬧出笑話來,貽笑大方。
源自《語文報·高中版》第9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