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狡兔三窟。
典故
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xuān):“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
——《戰國策·齊策》
齊國有個叫馮諼的人,家境貧困,就來投靠孟嘗君。孟嘗君問他有何愛好或才能,馮諼都說沒有,孟嘗君也沒有在意,就讓他做了門客,不過待遇是最低那檔。
不久后,馮諼三次倚著柱子彈劍而歌,歌聲分別是對長劍說,一起回家去,因為在這里做門客,吃飯沒有魚、出門沒有車、沒錢贍養母親。周圍人聽了都覺得他貪心不足,很討厭。可孟嘗君只是一一滿足了他的要求。從此馮諼不再唱歌了。
有一次,孟嘗君問手下門客,有誰擅長財務會計,可以替自己回封地去收債。這時,馮諼意外地站出來表示愿意前往。孟嘗君有些吃驚,笑著說:“先生還是有才能的呀。”于是就給他準備好車馬,讓他帶著債券、契約上路。
臨走前,馮諼問孟嘗君,收完債金,買點什么帶回來。孟嘗君不以為意地說:“先生看著辦吧,看看我家現在還缺什么就買點什么好了。”
沒想到,沒過幾天馮諼就回來了。孟嘗君又感到驚訝,問他:“怎么回來得這么快?錢都收完了嗎?”馮諼回答:“都收完了。”孟嘗君又問:“先生給我買了什么回來?”馮諼說:“您讓我看您家里缺什么就買什么,我看您家珠寶堆積,犬馬滿廄,美女成群,唯一缺的就是‘仁義’,所以就買了‘仁義’回來。”
孟嘗君很奇怪,問他怎么買仁義。馮諼繼續說:“您只有這么一個薛地,不但不體恤薛地的百姓,反而像商人一樣在他們身上榨取利益。我是為您考慮,假借您的名義,將他們所有債務都免去了,并將所有債券焚毀,百姓都高呼萬歲,這就是我給您買的仁義。”孟嘗君聽了,很不高興,只好說:“我知道了,先生休息去吧。”
一年后,齊王不想再重用孟嘗君,找了個借口罷免了他的官職。孟嘗君就帶著門客們回到自己的封地。還有一百里才到,可薛地的百姓們早就扶老攜幼,夾道歡迎他。孟嘗君看到這場景,回過頭來對馮諼說:“先生給我買的仁義,我現在看到了。”
可是馮諼卻提醒他:“狡兔有三窟,才能保全自己。如今這才一窟而已,我再為您鑿兩窟。”馮諼在孟嘗君的支持下,先去游說魏國,說服魏王以重禮聘請孟嘗君到魏國做宰相。而這件事使得齊國的君臣非常恐慌,齊王又趕緊以更重的禮來請孟嘗君回去。最后,在馮諼的建議下,孟嘗君請來先祖的祭器,在薛地建起了宗廟。到此,馮諼說:“三窟都好了,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后來孟嘗君又做了幾十年齊相,一點禍患也沒有,正是馮諼的功勞。
釋義
比喻有多處藏身的地方或多種避禍的準備。
發稿:煩煩
審稿:蔡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