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寶貴,彈指一揮光陰荏苒,白駒過隙閃電匆匆,它不會等人,也不會重來。跌宕起伏的歲月里,我們理應讓每分每秒,留下努力的蛛絲馬跡,細數時光流逝的痕跡,這樣的生命,才能熠熠生輝。
白發蒼蒼,終有一別情難續,用心珍惜時間,不要蹉跎歲月,方能不留遺憾地度過一生。
“蹉跎”一詞,并不陌生,特別是對有點人生故事的人來說,即便是小年輕,結合前文語境,也很容易將含義推斷出來。本篇,我們學一學這個詞。
蹉跎一詞的讀音為【 cuō tuó 】,表示:時間白白地流去、虛度光陰,可常用于形容人做事毫無斗志,浪費時間。
《晉書·周處傳》中寫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這是《晉書·周處傳》中寫周處的一段故事,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我們深思。周處是晉代義興(今江蘇宜興縣)的人,年輕時候很兇暴好斗,鄉里的人都怕他。他聽說義興水里有蛟龍,山上有白額虎,都是禍害百姓的,就去殺了它們。結果鄉里的人以為他死了,都很高興。周處殺蛟龍回來后,聽說這件事,才知道自己被人厭惡,就想要改變自己。他去找吳國的兩位名士陸機和陸云,請教他們如何修身學問。可惜陸機不在家,只見到了陸云。他向陸云訴說自己的心情,說想要自我改善,但是已經虛度了很多年華,不知道還能不能成功。陸云安慰他說,古人說只要早上聽到了正確的道理,晚上就可以死而無憾了。何況你還有前途可期呢?你只要立定志向,不用擔心名聲不會傳揚出去。周處聽了陸云的話,就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后來成為了忠臣烈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有勇氣改正錯誤,就一定能夠成為有用之人。
直接來看這句話的翻譯就是:想要自己改過自新,但是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三國·魏· 阮籍《詠懷詩》中寫到:白日忽蹉跎,驅馬復來歸。這段話是魏晉時期詩人阮籍的《詠懷詩》中的一句,意思是白天不知不覺地浪費了時間,只好趕著馬車回家。這句話反映了阮籍在亂世中的無奈和頹廢,他沒有什么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只能用酒來麻痹自己,但又不能完全放棄對生活的責任,所以每天都要回到家里。這句話也表達了阮籍對自己的批評和反思,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有才華和抱負的人,但卻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能在平庸和沉淪中度過一生。這句話用了蹉跎和驅馬兩個詞,都是形容時間的流逝和匆忙,增加了詩句的節奏感和音韻美。
寫到這,估計就已經掌握蹉跎一詞的讀音和含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