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速度是多少?宇宙速度是指從地球表面向太空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行星際和星際飛行器所需的最低速度。宇宙中有多少速度?已知第一宇宙的速度為7.9公里/秒,第二宇宙的速度是11.2公里/秒而第三宇宙的速度則是16.7公里/秒。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宇宙的六大速度是什么吧。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體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圓周中移動的速度。它也是人造地球衛星的最小發射速度和最大繞轉速度。根據力學理論,v1=7.9 km/s。事實上,地球表面有一個稠密的大氣層,所以航天器不可能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圓周內移動。它必須在150公里的高度飛行才能繞地球轉一圈。當航天器在離地面數百公里的高空運行時,地球在航天器上的重力比在地面上時小,因此其速度也略小于v1,在該高度的軌道速度為7.8公里/秒。
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個宇宙速度是逃逸速度,也稱為第二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天體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脫離地球引力的抓地力所需的最低速度。如果不包括空氣阻力,其值為11.2 km/s,即√ 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當物體(航天器)達到11.2公里/秒時,它可以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飛離地球進入繞太陽的軌道,不再繞地球。如果一顆恒星質量很大,它的引力會很強,逃逸速度也會很快。相反,一顆較輕的行星會有較小的逃逸速度。逃逸速度也取決于物體和行星中心之間的距離。距離越近,逃生速度越快。
第三宇宙速度
從第三宇宙速度,宇宙從地球起飛離開太陽系的最低初始速度。如果地球表面的物體要擺脫太陽引力的約束,飛到太陽系外的空間,其初始速度必須大于或等于16.7公里/秒,即第三宇宙速度。需要注意的是,這是當航天器入軌速度的切線方向與地球公轉速度一致時計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將大于16.7 km/s。可以說,航天器的速度是脫離地球甚至太陽引力的唯一因素。今天,火箭可以突破宇宙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
從第一到第六宇宙速度,第四宇宙速度開始擺脫銀河系的引力束縛。宇宙飛船發明后,人類開始提高速度。提出的三種宇宙速度已經完成。它在1948年達到第一宇宙速度,1955年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969年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率分別為7.9公里/秒、11.2公里/秒和16.7公里/秒。由于人類對銀河系知之甚少,因此無法確定銀河系的質量和半徑,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對這個數字形成輿論。
第五宇宙速度
六種宇宙速度中的第五種宇宙速度是指宇宙飛船從地球發射時能夠飛出本地星系團的最低速度。就21世紀的科學水平而言,科學家估計本地星系團的直徑約為500至1000萬光年。根據這一計算,飛行速度應為1500-2250公里/秒,但以21世紀的科學發展水平,至少需要數百年才能達到這一速度,因此,21世紀無法達到。
第六宇宙速度
六種宇宙速度中的第六宇宙速度是指宇宙飛船以這種速度從地球上發射出來,以逃離這個超星系團的引力的速度。這個超星系團的直徑約為1億至2億光年。在科學技術和能源消耗等一系列客觀條件的影響下,理論上只有接近光速時才有可能飛走。達到第六宇宙速度,前往更遠的星際空間,甚至到達“宇宙”的邊緣。天文和物理學術界仍在爭論第六宇宙速度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