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抄書賺取收益第二十一天,小故事,大道理,貓抓老鼠是天意,鼠再大,貓再小,誰強誰弱也能分得清,且看手抄文言文,然后我再白話來解釋。
明朝后期有個皇帝叫朱翊鈞,他的年號是萬歷,萬歷在位時間可不短,長達45年,但是治國平天下的能力可是一般般,宮中管理的也很亂,到處鬧鼠患,那老鼠長得比貓都大,鬧的宮里苦不堪言。
朝庭為除鼠患,向民間征集了好多只貓,投放到宮中讓它抓鼠,卻不料一只只貓全被大老鼠給"反殺"了,一只貓也沒剩下,大老鼠用小爪子捻著自己的胡須樂的吱吱叫~哈!你們能把鼠爺奈我何…?
(配圖來自網絡)
萬歷44年(到萬歷45年朱翊鈞就死了,十三陵的定陵就是朱翊鈞的墳墓,也是目前唯一發掘的明陵),西域異國進貢來一只雪白獅子貓,宮人把這只獅子貓抱到大老鼠鬧的最兇的房子里,跑到門外開著縫偷偷地看著。
大老鼠從洞中出來了,一看獅子貓,怒沖沖地竄了過來,獅子貓一閃,跳到了幾案上,大老鼠跟著跳上幾案,貓又跳下來,鼠也跳下來,反反復復一百多次,老鼠太肥了,跳不動了。
(配圖來自網絡)
大老鼠趴在地上累得直喘氣,肥碩的肚子一鼓一鼓滴,獅子貓一看時機到了,從幾案上猛一下跳到大鼠身上,用爪子抓住鼠頭上的毛,張口咬住老鼠脖子,貓鼠大戰,上下翻滾。
(配圖來自網絡)
獅子貓邊咬邊嗚嗚叫,大老鼠邊掙扎邊吱吱叫,門外偷看的宮人直點頭:嗯,這貓不是怕老鼠,它是等到老鼠累趴下了才出"手"啊,等宮人們開門進屋一看,大鼠的腦袋已被獅子貓給咬掉嚼碎了。
看這貓有多機智呀,它是避鼠鋒芒,耗它體力,等到老鼠累得起不來了,它上前就是一口,三下五除二把鼠干掉。那些有勇無謀之人,只會怒目按劍,不跟這大老鼠一樣嗎?聊齋小故事,講出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