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5日,南昌市教育局發布了關于《南昌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11月28日,南昌市教育又發布了改革實施試行通知,南昌新中考政策確定開始試行。
此次新中考的改革對南昌城區及三縣一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新建區)的孩子影響并不一致,下面就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
一、南昌城區影響對象:
1、2021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初三年級)
2、2022年-2023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初二、初一年級)
3、2024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六年級)
二、南昌三縣一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新建區)影響對象:
1、2021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初三年級)
2、2022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初二年級)
3、2023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初一年級)
2021年-2024年新中考改革具體分析
南昌城區:
一、2021年中考
不變:對于南昌城區2020年9月就讀初三年級的學生來說,2021中考的考試科目分值不會發生變化,總分還是750分:語數英120分、物理(含實驗)105分、化學(含實驗)105分、道德與法治70分、歷史50分、體育60分,錄取依據還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中考成績),地理、生物(含實驗)會考但不計入中考總分成績,不影響中考錄取。
變化:
1、公民同招:往年公辦和民辦中考志愿是分開填報的,先報考公辦學校,一批次各校錄取分數線公布后,不管你是被公辦學校錄取還是落榜,都可以選擇民辦學校。但自2021年中考開始,民辦統一劃定錄取分數線,民辦、公辦學校一起填報志愿,只能二選一,要么去公辦,要么去民辦。
2、取消省級三好學生(往屆中考可加5分)、省級優秀學生干部(往屆中考可加5分)、各類學科競賽學生等加分項目。
二、2022-2023年中考
2022年-2023年中考(即2020年9月就讀初二、初一年級),中考考試科目從原來的8科到13科,新增生物(含實驗)55分、地理50分、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體育分值(60分)有可能上漲。
生物、地理將采取等級劃分形式,分為ABCD四個等級,錄取重點高中,生物、地理這兩個科目要達到A或B等級;錄取普通高中,生物、地理這個兩個科目要達到C等級或以更高等級。
生物和地理采用隨考隨清模式,在初二下學期進行考核。C等級及以下學生允許下一學期學年隨初二年級學生補考一次,成績取兩次成績最高呈現。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這三科將采取合格或不合格的形式呈現。錄取依據除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中考成績),還新增一項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是由學校和老師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創新發展。
三、2024年中考
2024中考即2020.9月就讀六年級的學生,中考考試科目13科,語數英的分值沒有變化,體育(60分)有可能上漲,英語聽力從原27分降至20分。物理(含實驗5分)從105分降至85分,化學(含實驗5分)從105分降至75分,道德與法治從70分增至80分,歷史從50分增至80分。
錄取依據: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生物、地理、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分值呈現方式、錄取標準和2022-2023年中考一樣,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上文。
三縣一區(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新建區):
2021年-2023年參加中考的學生(即2020.9月就讀初三、初二、初一年級學生)中考考試科目13科,中考分值和南昌城區2024中考一樣,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上文。錄取依據: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
生物、地理、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將采用8 N模式,科學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計分科目。
8 N模式:即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納入錄取計分科目。鼓勵試點地區按照全面發展、負擔適度的原則,從地理、生物、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中選取部分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
綜上所述:
1、錄取依據方面:從2022年中考開始,城區和三縣一區,除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中考成績),新增綜合素質評價。
2、中考科目方面:從2022年中考開始,城區和三縣一區將從原來的8科增至13科,新增生物(含實驗)、地理、音樂、美術、信息技術。
3、中考分值方面:城區從2024年中考開始,三縣一區從2021年中考開始,英語聽力從原27分降至20分,物理(含實驗5分)從105分降至85分,化學(含實驗5分)從105分降至75分,道德與法治從70分增至80分,歷史從50分增至80分。
4、新增科目錄取標準方面:新增5個科目(生物(含實驗)、地理、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南昌城區從2022年中考開始,生物(含實驗)55分、地理50分采取等級劃分形式呈現,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采取合格或不合格形式呈現。具體錄取情況,可看上文。新增5個科目,三縣一區從2021年中考開始采用8 N模式,科學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計分科目。
關于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主要是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進行評價。
①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遵紀守法,尤其是遵守《中小學生守則》等方面的表現。重點記錄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有關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等情況。
②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重點記錄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研究性學習、科技活動及發明專利等創新成果、優勢學科學習等情況。
③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重點記錄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參加體育運動特長項目、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情況。
④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記錄學生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情況。
⑤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體驗經歷等情況。重點記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研學旅行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情況。
評價程序為:
①寫實記錄。以學生為主寫實記錄,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和江西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個人網絡學習空間,客觀記錄在初中階段學習與成長過程中集中反映綜合素質主要內容的具體活動,同時要收集相關事實材料(活動組織單位或服務單位證明、現場照片、新聞報道等),及時填寫活動記錄單。一般性的活動不必記錄。活動記錄、事實材料要真實、有據可查。學校要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活動記錄單和相關事實材料要及時放入學生成長記錄袋。
②遴選公示。每學期末,教師指導學生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和典型事實材料。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招生使用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必須于每學期末在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或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公示。班主任及有關教師要對公示后的材料進行審核。公示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③錄入系統。學校將公示的信息(含相關事實材料)在學期末統一錄入或導入全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學生每學期對相關信息進行網上確認。學生如有異議,可以向學校提出更正申請。
④形成檔案。學校要為每位學生建立綜合素質檔案,內容包括:主要的成長記錄,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突出表現;學生畢業時的簡要自我陳述報告和教師在學生畢業時撰寫的簡要評語;典型事實材料以及相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