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后“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社群營銷咨詢【 白磚家】
金魚缸法則:學著去看透一些事情
既然我們不能看破紅塵,那么就學著去看透一些事情,給自己減壓。——李叔同
【理論解析】
金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里面的情況都一清二楚。這種“透明性”的心理在生活當中應用的比較廣,比如在管理上、在面對生活上……心理學家便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金魚缸法則。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細細反省之后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生活得不開心,就是缺少了一個“金魚缸法則”,即很多事情我們都沒有看透,或者是不愿意去看透。甚至還在做一些自我欺騙的事情。
生活過得不如意,就“騙”自己說自己沒有努力,而其實自己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孩子總是讓人操心,就“騙”自己說孩子還沒有長大,而實際上孩子已經成年走向社會……面對生活的這些不如意,暫時的欺騙確實可以幫助自己減輕一些心理上的壓力,但是長此以往,我們將不堪忍受,甚至在“頓悟”的那天,可能會精神崩潰。其實這種欺騙模式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1)給自己帶來無謂的精神壓力。因為不能看透,所以我們斤斤計較,這勢必會讓我們的精神承受壓力。
(2)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們不僅不能看透,而且還要強迫自己去接受,對于自己的情緒來說無疑是一種壓抑,時間一旦長久,很有可能會出現心理疾病。
學會看透一些事情,比如說看透生活、看透社會、甚至是看透所謂的金錢。讓自己生活得更加透明一點、更加明白一些。這里的看透僅僅是看透而已,而不是看破。簡單點說,就是生活得要現實一點,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把自己蒙蔽在自我營造的假象當中。
【操作務實】
通用公司要裁員,名單中有內勤部辦公室的艾麗和密娜達,按規定一個月之后她們必須離崗,當時她倆的眼圈都紅紅的。但是接下來的日子,兩個人的表現卻完全不一樣。
第二天上班,艾麗的情緒仍很激動,跟誰都沒有什么好氣,仿佛吃了槍藥,她不敢找老總去發泄,就跟主任訴冤,找同事哭訴:“憑什么把我裁掉?我干得好好的。這對我來說太不公平了!”她聲淚俱下的樣子,既讓人同情,又讓人不知該怎樣勸慰她。而她也只顧到處訴苦了,以至于她的分內工作:訂盒飯、傳送文件、收發信件等,都不再過問了。
艾麗原本是個很討人喜歡的人,但現在她整天氣憤憤的,許多人都開始有些怕和她接觸,都躲著她,到后來就有點厭煩她了。
密娜達就與她不同,在裁員名單公布后,雖然哭了一晚上,但第二天一上班,她就和以往一樣地干開了。由于大伙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所以她便主動向大家攬活。面對大家同情和惋惜的目光,她總是笑笑說:“沒事,我已經看開了,是福跑不了,是禍躲不過,反正這樣了,不如干好最后一個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沒機會了。”她仍然每天非常勤快地打字復印,隨叫隨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自然而然,這種“看開精神”也感染了身邊的人,在密娜達的帶動下,辦公室的工作效率似乎更高了,積極性也調動得更加高了。
一個月后,艾麗如期下崗,而密娜達卻被從裁員名單中刪除,留了下來。主任當眾傳達了老總的話:“密娜達的崗位,誰也無可替代,像密娜達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運用要點】
密娜達之所以最后被公司留了下來,并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勤奮盡責,而且還是因為她的“看開精神”,要知道生活中總是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面對這些事情,我們不僅僅只有接受,而且還可以學著看開一點。我們只有懂得看開,才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快樂的、積極地生活。那么我們該如何做才能真正看得開呢?
1.淡化“我的”意識
很多人在得到的時候欣喜若狂,在失去的時候悲痛欲絕。其實這根本沒有必要,正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真正屬于你的。在物欲面前,我們要懂得淡化“我的”意識,失去也就失去了,不要為碰翻的牛奶而哭泣,因為這是的牛奶已經不是“我的”了,它已經歸屬大地了,那么你何必為已經成為別人的東西而傷心流淚呢?
2.看到“失去”背后的“得到”
很多東西失去并不是沒有意義的,在這些失去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更多的“得到”,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將眼光注重在“得到”上面,而不是在“失去”方面呢?這種類似于“自我安慰”的方式雖然有點“阿Q精神勝利法”,但是它對我們心理確實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
3.不要自我欺騙
成功了就是成功了,失敗了就是失敗了。不要在成功的時候欺騙自己是僥幸成功,也不要在失敗的時候欺騙自己是意外失敗。這種自我欺騙往往會蒙蔽自己的雙眼,讓自己找不到事情的真相,從而讓自己生活在自我營造的假象中。
4.生活得更加現實一點
所謂生活得更加現實一點是指不要讓一些虛幻的、追求不到的東西來干擾自己。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情、尊嚴、面子等,工作之上的名譽、利益、競爭等。生活的最終目的就是活得愜意瀟灑,而不是任何虛幻的、純心靈的慰藉。只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舍棄那些不必要的羈絆,真心誠意地為生活而努力。
【生活智慧】
這個世界之所以有太多的困惑,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學著去看透一些事情。比如說不懂得舍棄、比如說顧慮太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折騰自我的一種心態。要想走出這種心態的誤區,不妨學著看開一點。牛奶撒了也就撒了吧,不是還有咖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