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略號的基本用法
1 定義
標號的一種,標示語段中某些內容的省略及意義的斷續等。
2 形式
省略號的形式是“……”。
3 基本用法
3.1 標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們齊聲朗誦起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2 標示列舉或重復詞語的省略。
示例1:對政治的敏感,對生活的敏感,對性格的敏感,……這都是作家必須要有的素質。
示例2:他氣得連聲說:“好,好……算我沒說。”
3.3 標示語意未盡。
示例1: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見一縷炊煙,……
示例2:你這樣干,未免太……!
3.4 標示說話時斷斷續續。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說:“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認錯了。”
3.5 標示對話中的沉默不語。
示例:“還沒結婚吧?”
“……”他飛紅了臉,更加忸怩起來。
3.6 標示特定的成分虛缺。
示例:只要……就……
3.7 在標示詩行、段落的省略時,可連用兩個省略號(即相當于十二連點)。
示例1:從隔壁房間傳來緩緩而抑揚頓挫的吟詠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示例2:該刊根據工作質量、上稿數量、參與程度等方面的表現,評選出了高校十佳記者站。還根據發稿數量、提供新聞線索情況以及對刊物的關注度等,評選出了十佳通訊員。
…………
(二)提示
1. 中文省略號的形式是“……”,六個小圓點,占兩個漢字的位置。
2. 一個或幾個自然段文字的省略,詩行的省略,可以用獨居一行的十二個小圓點標示。
3. 省略號的前后的標點
(1)省略號前如果是句號、嘆號、冒號,說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號、嘆號、冒號應保留。示例:
不受制約的權力將產生腐敗現象。但是,誰來制約?誰來監督?誰能制約?誰能監督?……尚有一系列問題需要深入探討。
(2)省略號前如果是頓號、逗號、分號,要省掉。示例:
一群馬,在公孫龍子眼里是“非白馬”,是黑馬、青馬、黃馬、棕馬……的綜合。
(3)省略號后的點號一般應去掉。因為連文字都省了,點號自然也不必保留。示例:
雄偉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壯麗的廊柱,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絢麗的圖畫。
4. 列舉之后煞尾,“等”的后面可以帶有前列各項的總計數字。示例:
⑴中國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⑵這學期我們學了語文、代數、幾何、化學、英語等五門課程。
5. 位置禁則:句末省略號不要出現在一行之首,并且不能獨居一行。
6省略號用法補充規則
6.1 不能用多于兩個省略號(多于12點)連在一起表示省略。省略號須與多點連續的連珠號相區別(后者主要是用于表示目錄中標題和頁碼對應和連接的專門符號)。
6.2 省略號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詞語不能同時使用。在需要讀出來的地方用“等”“等等”“什么的”等詞語,不用省略號。
示例:含有鐵質的食物有豬肝、大豆、油菜、菠萊……等。(誤)
含有鐵質的食物有豬肝、大豆、油菜、菠菜等。(正)
(三)省略號使用常見差錯
1. 濫用省略號。如:
*為什么街頭小青年滿口臟字?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張口就是污言穢語……?(應去掉省略號)
*商店門前的告示牌,全是“大減價”、“大甩賣”、“跳樓價”……云云,好像他們都在做賠本生意似的。(應去掉省略號)
2. 省略號和“等”、“之類”并用。因為省略號的作用相當于“等”、“等等”、“之類”。兩者不能并用。如:
*在另一領域中,人卻超越了自然力,如飛機、火箭、電視、計算機……等等。(應去掉省略號)
*春花什么都沒帶,所需的日用雜品全都是娟姐到小賣部替她買來的:熱水瓶,臉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紙,鏡子,剪刀……之類。(應去掉“之類”和后面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