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注釋】 ①漢皇:漢武帝。這里暗指唐明皇。御宇:統(tǒng)治天下的意思。傾國:形容女子美貌可使一國人傾倒。②楊家有女:即楊貴妃。③眸:眼睛。六宮粉黛(dai代):指宮內(nèi)所有的宮女。④華清池:即驪山華清宮的溫泉,在今陜西省臨潼縣西南。凝脂:指白嫩細(xì)膩的皮膚。⑤金步搖:首飾,釵的一種。上有垂珠,行步便搖,故名。⑥佳麗:指美女。⑦金屋:極言屋之華麗。又,漢武帝云如得阿嬌,當(dāng)以金屋貯之。⑧列土: 分封土地。楊玉環(huán)冊為貴妃以后,其兄拜為殿中少監(jiān)、駙馬都尉,三個姊妹都封為國夫人。⑨鸝宮:即華清宮。因在驪山之上,故稱。⑩凝: 結(jié)合。絲竹: 管弦樂。(11)漁陽: 唐郡名,是范陽節(jié)度使所統(tǒng)轄的八郡之一。鼙(pi皮)鼓:軍中所用樂器。漁陽鼙鼓指安祿山之亂。霓裳羽衣曲: 舞曲名,西域樂舞的一種,開元中傳入中國。(12)九重城闕: 指京城。京城為皇宮所在,而皇宮門有九重,故有此稱。(13)翠華: 指皇帝的車駕。(14)六軍: 古代天子六軍,這里指護衛(wèi)皇帝的羽林軍。蛾眉: 指楊貴妃。古代以蛾眉贊美美女的眉毛,也用以代指美人。(15)花鈿(dian電):即金鈿,鑲有金花的首飾。翠堯、金雀,都是釵名。玉搔頭,即玉簪。(16)云棧(zhan占):高入云霄的棧道。縈紆: 縈回曲折。(17)峨嵋山: 在四川峨嵋縣西南。(18)行宮: 皇帝出行時住的地方。(19)龍馭: 皇帝的車駕。(20)馬嵬(wei尾)坡:在今陜西興平縣西。(21)太液: 池名,在大明宮內(nèi)。未央: 宮名。(22)西宮: 太極宮。南內(nèi): 指興慶宮,興慶宮在東內(nèi)之南,故稱南內(nèi)。天子的宮殿之內(nèi)叫內(nèi)。(23)梨園弟子:梨園是唐明皇李隆基教授優(yōu)伶的地方。他曾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園,號稱皇帝梨園子弟,宮女?dāng)?shù)百人,也叫梨園子弟。椒房: 后妃所住的宮殿,用椒和泥涂壁。青娥: 青春的美好容顏。(24)耿耿: 微明的樣子。(25)鴛鴦瓦:兩片嵌合在一起的瓦。翡翠衾:飾有翡翠羽毛的被子。(26)臨邛(qiong窮):縣名,今四川省邛崍縣。鴻都: 后漢首都洛陽宮門名,這里借指長安。(27)碧落: 道家稱天界為碧落。(28)綽約: 美好輕盈的姿致。(29)參(cen岑)差 (ci刺):仿佛。(30)金闕: 金碧輝煌的神仙宮闕。扃 (jiong): 門戶。小玉: 吳王夫差的女兒。雙成:西王母的侍女。小玉、雙成都是古代神話中的女子。(31)珠箔(bo舶): 珍珠串成的簾子。迤(yi倚)邐: 曲折綿延。(32)闌干: 縱橫交錯的樣子。(33)昭陽殿: 漢代殿名,這里借指貴妃生前的寢宮。蓬萊: 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之一,據(jù)說山上有仙人宮室。(34)擘(bo簸):用手分開。(35)長生殿:祀神的集靈臺,唐代后妃所居寢宮,又可通稱為長生殿。(36)連理枝:兩棵樹的枝子連在一起。比翼鳥:《爾雅·釋地》:“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謂之鶼鶼?!边B理枝、比翼鳥都是用來比喻相愛的夫妻。
【賞析】
《長恨歌》是白居易的成名作。詩篇寫出不久就給詩人帶來極大的聲譽,長安有歌妓因誦得此歌而倍增身價者。它至今仍是廣為傳誦唐詩名篇之一。然而多年以來,對這首唐詩的主題思想?yún)s聚訟紛紜。意見不外三種:(1)歌頌愛情;(2)諷刺荒淫;(3)雙重主題。文學(xué)鑒賞的實踐告訴我們,越是杰作,結(jié)構(gòu)的層面越多,象征意蘊越難窮盡,故有“詩多義”之說。對古典作品主題思想的爭議,大都根源于此。不過,同一作品的諸多意蘊,相形之下,必有一個主導(dǎo)的方面。主題的認(rèn)定,實即多義的取舍?!堕L恨歌》雖不無含諷刺的詩句,但就全詩而言,乃是歌詠唐玄宗與楊貴妃生離死別的傳奇故事,歌詠一場生死戀。無論從詩篇的創(chuàng)作動機,還是客觀效果上看,它是一篇言情杰作,而非諷諭佳構(gòu)。
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用題卷末》云:“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十首秦吟近正聲”。他把《長恨歌》編入感傷類而非諷諭類,在《與元九書》中說:“今仆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以下耳,時之所重,仆之所輕”,都表明作者本人認(rèn)為《長恨歌》是愛情之作。陳鴻《長恨歌傳》談到白居易此詩的寫作緣起:“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樂天自校書郎尉于周至,地近馬嵬坡。鴻與王質(zhì)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攜游仙游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zhì)夫舉酒于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色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一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樂天因為《長恨歌》?!蓖踬|(zhì)夫要求深于詩,多于情的白居易以“出色之才”傳“希代之事”以保留一段佳話。白居易沒有辜負(fù)友人的期望。
長詩共分三大段。從篇首至“驚破霓裳羽衣曲”寫安史之亂前唐玄宗與楊貴妃共浴愛河的快樂。前六句寫兩情之遇合?!皾h皇重色思傾國”不僅是以漢代唐,而且是以漢武帝比唐玄宗。漢武帝之遇李夫人,是因為李延年唱了“北方有佳人”那首歌。歌中有“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句子,從此“傾國”就成了絕代佳人的代稱?!爸厣倍肿杂兄S意。但與其說好色是李隆基的弱點,無寧說是人性的弱點?!抖Y記》講修身當(dāng)“如好好色”,白居易說“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都含有承認(rèn)的前提?!皸罴矣信蹰L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末識”二句所述與史實有出入。陳鴻《長恨歌傳》就暗示出楊本壽王妃的本事?!梆B(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不能不說是潤色與美化吧。繼六句寫楊妃的承寵?!尔惽榧らL恨歌傳》形容楊妃的美是:“綠云生鬢,白雪凝膚。涯飾光華,纖秾有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眱H限于靜態(tài)的描摹,不勝痕跡。相形之下,白居易抓住一個動態(tài)和美的效果來寫楊妃之美,何等靈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避開正面描寫,卻引起更生動的關(guān)于美的印象。昭應(yīng)縣(今陜西臨潼)東南驪山有溫泉,開元中建溫泉宮,天寶中改華清宮。玄宗常于其地避暑越冬,設(shè)有浴池十余處。得楊妃后又“別疏湯泉,詔賜澡瑩。”賜浴溫泉自以春寒時最舒服。水何謂滑?實乃間接表現(xiàn)肌膚的光潔。從水澆凝脂的形象不難悟出“滑”字之工,這比“白雪凝膚”那樣的直接形容好得多。溫泉浴汗,出水后會感覺乏力,詩人通過眸子、肌膚、浴態(tài)等生物細(xì)節(jié),寫活了一個美麗而性感的楊妃,給后戲曲家和畫家的無窮靈感,也使得“始是新承恩澤時”句更具有說服力。繼十句寫楊妃的專寵。南朝民歌“打殺長鳴雞”一首寫盡蜜月中人“春宵苦短”的普遍心理,唐玄宗也成了這種心理的俘虜,“早朝”自然辛苦(參李商隱“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fù)香衾事早朝”)然何可曠廢!最后鬧到“從此君王不早朝”,自然是不成話了。“承歡侍宴”二句寫出事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唐明皇竟大泡而特泡楊貴妃。白居易在《上陽白發(fā)人》自注中說:“天寶五載(746)以后,楊貴妃專寵,后宮人無復(fù)進幸矣。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是其一也。”可以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二句注腳?!敖鹞荨庇株P(guān)涉《漢武故事》極言妃之寵幸。“玉樓”句則言玄宗春意與醉意雜糅,可謂盡態(tài)。繼四句寫楊氏一門沾光。妃有姐三人,大姨封韓國夫人,三姨封虢國夫人,八姨封秦國夫人,富比王室,恩澤勢力過于大長公主。可自由出入宮禁,乃至素面朝天。從弟铦為鴻臚卿,锜以侍御史尚主,從祖兄釗賜名國忠,授金吾兵曹參軍,后任宰相。妃父玄琰追贈齊國公,母封涼國夫人。這就是“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所據(jù)事實。故當(dāng)時謠諺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生女勿怒,君不見衛(wèi)子夫霸天下。”楊妃專寵,光耀門第,居然改變了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文化心理,詩中的慨嘆很深。繼六句寫樂極生悲?!绑P宮”即華清宮?!澳奚延鹨虑北尽?span id="vvjhvh3"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5513812">婆羅門》曲。開元時從印度傳入,經(jīng)玄宗潤色為著名的舞曲。“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亂宣告了李揚縱情歡娛生活的終結(jié)。寫安史之亂僅兩句,只作為對愛情生活產(chǎn)生破壞的事件來寫,也表明《長恨歌》寫的是愛情悲劇而非政治悲劇。
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寫唐玄宗楊貴妃的生離死別,和玄宗對死去的楊妃無時或已的懷念。十句寫馬嵬之變。大亂初起,玄宗在毫無思想準(zhǔn)備的情況下倉皇出逃,楊國忠首倡幸蜀,此之謂“西南行”?!按淙A搖搖行復(fù)止”,可見一路人困馬乏。馬嵬驛在咸陽之西,距長安“百余里”。由于軍中積怨,突生嘩變,國忠被殺,殃及楊妃。從政治角度歌詠馬嵬之變的詩人,總是冷靜地判斷:“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杜甫)、“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唯獨白居易寫出了一個割不斷情根愛胎的玄宗,“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諷刺之筆那得如此慘痛飛迸!在詩人筆下,墮入愛情的煉獄的玄宗,將遂漸洗清“重色”的表象,而袒露出一顆情種之心?!包S埃散漫風(fēng)蕭索”八句寫赴蜀路上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借蕭索、孤凄、暗淡的景物色彩,及月色鈴語給失眠者的特殊感覺,渲染出玄宗的悲痛。據(jù)《楊太真外傳》,玄宗一行至斜谷口,屬淫雨涉旬,于棧道聞鈴聲隔山相應(yīng),玄宗悼念楊貴妃之情愈切,遂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月無心可傷,鈴無腸可斷,而謂之傷心色、斷腸聲,以傷心人別有懷抱(對照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烏驚心”)。“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六句寫光復(fù)后還京路上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至德二年九月收復(fù)長安,十二月玄宗從蜀歸,過馬嵬坡,派人備棺改葬楊妃,挖開土,香囊猶在?!安灰娪耦伩账捞帯钡摹翱铡弊?,極寫出他心境的悲涼。時過境遷,他那難以消減的悲痛感染了左右,此時是“君臣相顧盡沾衣?!睎|望都門,本應(yīng)歸心似箭,快馬加鞭,但玄宗卻打不起精神,“信馬歸”三字可見意懶心灰。“歸來池苑皆依舊”十八句寫回京后身為上皇的玄宗對楊妃更深的相思。玄宗還京后居南內(nèi)興慶宮,因鄰街與外界接近,肅宗心腹恐變生不測,使遷至西內(nèi)太極宮甘露殿,處境更凄涼。當(dāng)初在幸蜀路上,玄宗曾以《雨霖鈴》曲授張徽,回京后復(fù)幸華清,從官嬪御無一舊人,因于望東樓令徽復(fù)奏此曲,不覺愴然。詩中寫他看到池中的芙蓉想起楊妃,看到宮中柳葉想起楊妃,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從春到秋,年復(fù)一年,此情有增無減?!袄鎴@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間接是說,玄宗自己也是歲月不饒。詩人不惜以八句篇幅寫他的孤眠難熬之夜,大肆渲染環(huán)境。有人嘲笑“孤燈挑盡末成眠”一句“寒酸”,理由是“寧有興慶宮中夜不燒燭,明皇自挑燈者乎!”(《邵氏聞見續(xù)錄》卷十九)“此尤可笑,南內(nèi)凄涼,何至挑孤燈耶!”(《歲寒堂詩話》)殊不知這正是離形得似,不拘實錄的妙筆。冬至前夜晚逐漸增長,“初長夜”是說難熬的夜晚還在后頭。說到“星河”則暗逗“他年七夕笑牽?!钡那槭拢峭虏豢盎厥??!傍x鴦瓦”是兩片嵌合的瓦,它在字面上有反襯失伴的孤單的作用。凡此種種,都可見詩人意匠經(jīng)營。以上寫各種場合,四時交替,而玄宗悼亡之情無時或已,這樣的鐘情,不但“在帝王家罕有”(洪升),也超出了市井一般情種的水平。弗洛伊德說,性本能能夠升華到一種更高的,顯然不再與性有關(guān)的目標(biāo),一種更有社會價值的目標(biāo)。我們文化的最高成就就應(yīng)歸功于這種以升華方式釋放的能量。“假如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到底成了個什么世界!”(郭沫若)《長恨歌》中的玄宗的生死戀,就升華到了精神戀愛的、純情的高度。當(dāng)他的精誠感動了一個道士,詩篇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
“臨邛道士鴻都客”到篇末,在一個幻想的神仙世界中,刻劃了死者對生者刻骨銘心的眷戀,補足了悲劇主人公之一的楊妃形象。詩人所據(jù),應(yīng)是王質(zhì)夫轉(zhuǎn)述的民間傳說(方士致魂魄的情節(jié),漢武帝李夫人故事亦有之)?!吧细F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幾句,最有山重水復(fù)之妙。當(dāng)初楊玉環(huán)被度為女道士,就叫太真。這便是蓬萊仙島傳說的現(xiàn)實憑借?!敖痍I西廂叩玉局”到“在地愿為連理枝”,以細(xì)膩的筆墨寫楊妃接見道士的情景和對話。仙府重深,須經(jīng)輾轉(zhuǎn)通報的手續(xù)(小玉、雙成皆神話中女子,此作太真妃的侍女),當(dāng)睡眠中的楊妃得知玄宗使者到此,先是一“驚”,然后是“攬衣——推枕——起徘徊”三個動作,表現(xiàn)出她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珠箔銀屏接連打開,云髻半偏便下堂來,表現(xiàn)出她迫不及待要見使者的心情。她依然那樣美麗,下堂的步態(tài)就能使人想見當(dāng)年的舞姿。詩人以“梨花一枝春帶雨”形容她的“玉容寂寞淚闌干”,貼切而形象,真“淡處藏美麗,淺處著工夫?!?方虛谷)詩中刻劃楊妃神情,每每抓住一雙眸子傳之,前有“回眸一笑”,此處有“含情凝睇”,可謂善繪。詩中省去了道士的致詞,而重在寫楊妃的答詞,寄贈舊物時的信誓:“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睌?shù)句采用了“分總”辭格,釵、合、金、鈿四字反反復(fù)復(fù),在音情上渲染楊妃纏綿悱惻的相思,淋漓盡致。這民間式的旦旦信誓,豐滿地刻劃出一個同樣執(zhí)著于愛情的楊妃形象。根據(jù)當(dāng)時傳說,“方士受辭與信,將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征其意,復(fù)前跪致詞:‘請當(dāng)時一事不為他人聞?wù)唑炗谔匣?。不然,恐鈿合金釵,負(fù)新垣平(漢時趙人,以善望氣致寵,后被告發(fā)有詐被殺)之詐也。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之:‘昔天寶十載,侍輦避暑驪山宮,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夜殆半,休侍衛(wèi)于東西廂,獨侍上。上憑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之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為夫婦。言畢,執(zhí)手各嗚咽,此獨君王知之耳?!?《長恨歌》)詩的最末幾句便寫這一情節(jié),驪宮(詩云“長生殿”)之誓,被詩化為“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千古名句。而詩人的高明之處在于,盡管通過楊妃的誓言和行動丟下了一個希望,但他并沒有來一個廉價的大團圓結(jié)局。因為誓中雖有“愿世世為夫婦”和“天上人間會相見”的話頭,然而“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隱),大錯今生鑄成,遑論來世?“只有等待來生里,再踏上彼此故事的開始”,好象說很有希望,其實是很悲哀、很無奈的話。李商隱《馬嵬》結(jié)云:“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也就是“長恨”結(jié)穴所在,但說得露,不及白居易的結(jié)句有悠悠不盡的余味:“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一悲劇性結(jié)局,突破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心理喜歡“大團圓”的模式,尤為難能可貴。
無論從創(chuàng)作動機和客觀實際看,同情、歌詠、贊美始終不渝的愛情,才是《長恨歌》主題所在。白居易基本上是從一種超政治功利的角度,即人性論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發(fā)生在玄宗與楊妃間的生死之戀的。作皇帝晚節(jié)不終,三分;為情種生死不渝,七分;這就是白居易對玄宗的三七開?!堕L恨歌》的崇情傾向,明顯在受到時代文藝思潮的影響,它事實上和唐代中葉愛情傳奇的繁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作《鶯鶯傳》的元稹,作《李娃傳》的白行簡,分別是詩人的密友和胞弟,這該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吧?《長恨歌》可以說是一篇詩體傳奇,盡管主人公有帝王貴妃的特殊身份,但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愛、一樣犯錯誤、一樣受苦,也一樣的被理解被同情。
我國古代敘事詩不發(fā)達(dá),無名人《焦仲卿妻》曾是一個孤立的高峰。杜甫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敘事詩和敘事性很強的政論詩,成為文人敘事詩一大作手。但他的敘事詩如“三吏”“三別”篇幅短小,筆墨尚簡;史詩如《北征》等,則無故事性,非嚴(yán)格意義上的敘事詩。在具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這點上,《長恨歌》可與《焦仲卿妻》比美。王湘綺說:“白居易歌行純似彈詞,《焦仲卿妻》詩所濫觴也。”而彈詞特點就是演說一個故事。一向與《長恨歌》齊名的《連昌宮詞》“雖然鋪寫詳密,宛如畫出”,但它基本上是指陳時事,沒有什么故事性。作為一首七言長篇敘事之作,《長恨歌》比五言詩《焦仲卿妻》在技巧上的顯著進步表現(xiàn)描寫的細(xì)膩上?!督埂吩姷娜宋镄愿?、心理活動,大多是通過個性化的對話表現(xiàn)出來的,直接描寫不多,人物動作描寫尤其簡單。而《長恨歌》得力于說唱文學(xué)和傳奇文,在人物外貌和心理的刻劃上細(xì)致入微?!笆虄悍銎饗蔁o力”、“君王掩面救不得”、“九華帳里夢魂驚”幾段寫人物動作何等生動!“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西宮南苑多秋草”幾段刻劃人物心理何等細(xì)膩!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也稱絕妙。前段寫男女歡愛,一連串“春”字及溫泉水滑,芙蓉帳暖,烘托出的環(huán)境何等溫馨!后段寫生離死別,則多用秋景,鴛鴦瓦冷、翡翠衾寒,渲染出的環(huán)境何等悲冷!在敘事的同時,《長恨歌》始終保持詩的特質(zhì),具有濃厚的抒情性。它的韻文形式內(nèi)流動著一股反復(fù)歌詠的情緒,“不是在講說一個故事,而是在歌唱著一個故事?!?何其芳)便使得長詩易記易唱,感染力特強。《長恨歌》還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美學(xué)風(fēng)格?!澳菤庀⒌某摚瑢懬榈牟宦浞菜?,處處不脫帝王的nobleness,更是千古奇筆”,“把悲劇送到仙界上去,更顯得那段羅曼史的奇麗清新,而仍富于人間味。”全詩寫得如此婉轉(zhuǎn)細(xì)膩,卻仍不失其雍容華貴,沒有半點纖巧之病。明明是悲劇,而寫得不哭哭啼啼,多么中庸有度,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絕妙典型?!?傅雷)《長恨歌》既哀感頑艷,又莊嚴(yán)美麗。歌詠唐玄宗、楊貴妃孽緣,象《哀江頭》、《遠(yuǎn)別離》那樣的政治抒情詩,李杜有之,他人亦能有之;而象《長恨歌》這樣的傳奇故事詩,李杜亦不能有之,唯白居易有之。這為白居易在后世被評為唐代第三大詩人,增加了很重的籌碼。無怪清趙翼評道:“以易傳之事,為絕妙之詞,有聲有色,可歌可泣,……自是千古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