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克服孩子貪玩手機,三招并用效果好,就怕家長做不到(怎樣克服孩子愛玩手機毛病)
心理學:克服孩子貪玩手機,三招并用效果好,就怕家長做不到
文,王彥輝
現在孩子上網成癮、玩手機成癮的情況很突出,為此而讓家長急得團團轉,說輕了孩子不聽,說重了孩子翻臉跟你急,可把家長難壞了。
有的家長留言問我,你們做心理疏導,看看我們家孩子是不是有心理問題啊?有什么辦法管孩子嗎?有什么辦法讓孩子愛學習呀?
方法有沒有?有。今天我們就簡明扼要地說一說管理孩子玩手機、上網成癮的解決辦法。
貪玩上網不是心理問題
解決問題之前,我要聲明一下,介紹的過程中,有可能指出家長以往做法的不對甚至是錯誤,家長朋友們不要太敏感、不要不高興,反而更要認真聽完,認真思考一番。
首先澄清一個問題,孩子貪玩手機,不是心理問題,而是思想行為習慣問題。這就好比是你問一個人懶,是不是心理問題?一個人貪吃,是不是心理問題?我們通常說的心理問題,都是指狹義的心理問題,是指一個人心理上產生的煩惱、困惑、迷茫或障礙。而懶惰、貪吃、好色、貪玩,都屬于思想行為問題,雖然也屬于廣義的心理問題,但具體說是思想行為問題。
無論心理問題還是思想行為問題,都不是靠吃藥來解決的,而應該加強思想疏導和行為管理,這個管理的主體是誰呢?有一部分責任是孩子自身,還有重要的一部分是父母。因此,父母學一點管理孩子、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無須諱言,孩子現在養成的不良習慣,都與父母不懂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而錯失了教育時機形成的。
一、制定規矩控制時間
對于加強思想疏導和行為管理來說,在孩子貪玩上網成癮方面有什么具體的辦法嗎?有,就是制定玩手機的時間,然后嚴格控制時間。
有些家長說,我們也是這么制定的,可是孩子不聽怎么辦?
欲知怎么辦,應知怎么來。想知道問題的解決辦法,首先要知道這個問題是怎么來的,也就是要搞清楚來龍去脈、是非曲直。如果不清楚問題的成因,解決的辦法也沒有針對性。
我們不禁要問家長朋友,同樣的孩子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聽話,自己家的孩子不聽話呢?有些家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了實話“我們一開始感覺讓他高興一下玩一玩吧,沒怎么管,結果想管的時候管不住了。不讓他玩,他偷著玩。”
二、有規矩還要有懲罰
立好的規矩,孩子不聽怎么辦?說明還存在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規矩是不行滴,還要有不遵守規矩的懲罰辦法,如果沒有懲罰,規矩就是一個擺設。
就像我們街頭的紅綠燈一樣,只有紅綠燈是不行的,就是交警勸說一百遍、喊破嗓子也沒有用。所以有了罰款和扣分的辦法,這一下子有效了。
所以,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有些道理不是靠說服的,而是要靠包括懲罰在內的管理措施,實實在在的管理手段。有些孩子性情柔軟,可能不用懲罰,但有些性情頑皮的孩子,就要動些手段才行。那些堅持用愛感化的教育家,是對孩子不同性情缺乏了解,要因材施教。
有了懲罰,還不完善。因為人性有還有需要認可和贊揚的需求,這一點如果能滿足,會起到強大的激勵作用。因此,如果孩子能遵守規則,可以及時給他們表揚,以及滿足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
三、解釋清小孩子的人生任務
可是有些孩子比較調皮,和家長講歪理,這樣的孩子會攀扯父母說“為什么不讓我們孩子玩,你們家長卻玩呢?”很多家長到這一步就卡殼了,就可能遵守不住制定的規矩了。
我們首先說,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盡量陪孩子一起做到,比如起床時間、個人衛生、生活習慣等方面,和孩子一致,陪孩子一起做,一是讓孩子感覺平等,二是讓孩子感覺有趣。
但畢竟不是什么事都要和孩子一樣,看電視和看手機,孩子就不能和父母強求一致,為什么呢?且聽下面多解釋幾句,不要小看這幾句話,是可以起到很好作用的。
這幾句話是對孩子的很好解釋,也是解決這類問題的著急。可以這樣說:“你們是小孩子,你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過度看電視和玩手機上。而我們家長的主要任務是工作和生活,可以比你們小孩子更多看一些電視和手機,這也是生活的需要。等你們努力學習成為大人,參加了工作,也一樣可以這樣做。”
這樣解釋,你感覺怎么樣?是不是能起到平衡孩子認識和情緒的作用呢?這樣把握好游戲時間,讓孩子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來。
并非結束
有些家長說,這樣說,孩子還是不聽。如果到了這一步,先不要怪孩子,先自己問問,這孩子是怎么教成這樣不聽話的?就是不聽,也是對家長失職的懲罰。家長要先認識到這一點吧,如果認識到這一點,就不再一味苦巴巴地嫌棄孩子了吧。你要考慮到,這孩子沒有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現在手機游戲又好玩,當然被吸引跑掉了。怎么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恐怕家長也錯失了吧,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恐怕就要用點強制力了。
你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有何心得體會、經歷經驗、疑問困惑,歡迎留言與朋友們分享。【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