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眼中專心玩手機的你(孩子眼中玩手機的大人)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對中小學生使用手機做了限制,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專心玩手機的你,在孩子眼中會是什么樣子?
最近,市民江先生的女兒就把他玩手機的樣子給畫了下來,看到畫后的江先生先是一陣大笑,而后卻從中重新審視自己在孩子眼中的言行,讓人感慨。
女兒無聊 畫玩手機的爸爸
江先生今年36歲,8歲的女兒名叫江昕嬡。1月27日下午,江先生一家三口回墊江縣老家辦事,入住酒店后準備休息一下再出去吃晚飯,于是江先生就躺在床上玩手機,妻子則在一旁收拾東西,閑得無聊的江昕嬡突發(fā)奇想:畫躺在床上玩手機的爸爸。
“女兒很喜歡畫畫,平時都是畫一些花、草、物品等,還從來沒有畫過人物,她要畫我就畫吧。”江先生說,他那天玩手機是在打臺球游戲,女兒畫的過程,自己并沒有特別在意,倒是妻子邊收拾東西,邊隨手拍下了女兒畫畫的照片。
江昕嬡說,以前無聊時,要是爸爸在玩手機,她就會去拽衣服叫陪自己玩兒,但每次爸爸都是說“馬上,馬上”,喊好半天都不動,不過現在爸爸忙工作,玩手機的時間很少了,有時間時陪自己玩得多。
“他玩手機的時候身子一動不動,就只有手和眼珠在動,玩得特別專注。”江昕嬡告訴記者,因為沒有帶紙和筆,她就隨手拿了酒店里的紙和鉛筆開始畫,畫了爸爸玩手機的正面和右側面兩張畫,“本來我還想把左邊的樣子也畫出來,結果畫完爸爸媽媽就叫我出去吃飯了。”
看到畫后
笑過之后是自省
記者看到,江昕嬡畫的兩幅《爸爸玩手機》中,一幅畫中江先生很瘦,一幅畫卻很胖,但玩手機的樣子卻很逼真,專注的樣子似乎絲毫沒有被外界打擾到,更好笑的是畫中的江先生玩手機眼睛都快貼著手機了。
“哈哈哈……畫得很像。”江昕嬡把畫好的兩幅畫拿來給父母看時,江先生和妻子第一反應便是哈哈大笑,“我媽媽說,我把爸爸畫得好丑,后來她又說爸爸本來就丑,畫得很像。”江昕嬡說,實際上爸爸玩手機時并沒有把手機拿那么近,因為酒店沒有橡皮擦,不能改,所以才導致畫得那么近,有一張還把爸爸畫得胖了點。
江先生告訴記者,看到女兒畫的這兩幅畫,第一反應是覺得畫得挺像又特別好笑,但自己是一個有覺悟的人,后來也有所自省:當著孩子的面,只顧自己玩手機是不是有不好的影響?
“我在生活中就喜歡打臺球,曾經想過將打臺球發(fā)展成職業(yè),如今能在手機上打臺球也算是夢想的延續(xù)。”江先生說,他是一名創(chuàng)業(yè)者,時間比較自由,所以陪孩子的時間有很多,但這次女兒畫的兩幅畫讓他反思:自己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會不會對孩子身教?盡管自己平時陪孩子多,可有哪個孩子不想父母時時刻刻都陪自己玩兒呢?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做榜樣的意識,但很多卻沒有真正做到,只是停留在想的層面。”江先生說,可能不少父母要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畫這樣的畫,都會有所觸動。
記者調查
生為父母 你看了有何感受
周路(35歲 女兒7歲 全職媽媽):看到這畫,我會想到我自己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樣子。孩子還很小時,我玩手機她就在一旁模仿,自己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對孩子不好,要多陪她,可玩手機的時間還是有點多,心里有一些內疚。
梅梅(30歲 女兒3歲 行政):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孩子畫父親玩手機的畫面可能僅僅是為了好玩。但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還是要適量。
楊先生(32歲 兒子5歲 銷售):看到這兩幅畫就想到自己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樣子。在家里,我都是在沙發(fā)上“葛優(yōu)躺”式玩手機,下班后回家耍手機的時間多,陪孩子的時間并不太多,現在兒子也喜歡玩手機,做到了言傳沒有身教。
記者手記
為了孩子 請適當放下手機
你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嗎?相信大多數父母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的回答也是如此。我家小孩不到1歲時,我玩手機,她就會來搶,快2歲時,我玩手機,她會說:“媽媽,手機放下。”當時內心的感受很內疚,2歲娃就知道媽媽玩手機就不能陪她玩,于是很快就放下了手機。如今,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工作重要的一部分,看手機也不可能完全避著孩子,但為了孩子,我們可以適當地放下手機,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春蓮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