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時,總要借手機去搜題,家長該不該給?要遵循以下幾點
我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也曾經在某搜題軟件工作過一段時間。很多家長在跟我溝通孩子學習情況的時候,都問過我一個問題,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說不會,要借手機去搜答案,該不該給呢?會不會造成惰性,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搞清楚以下三個方面。
搜題的原因是什么?
做事都講究個動機,動機不同,造成的結果當然也不同。如果搜題是因為沒寫作業或者作業中的大部分題都不太會,而要靠搜題去應付差事,肯定不行;如果搜題是因為在作業或者課外練習中發現了一部分拔高的題目,實在沒有思路,想參考一下搜題軟件中的答案和視頻講解,我認為也無可厚非;還有一部分孩子搜題是因為著急知道答案,想在老師判作業前確定下自己的正確率,從態度上看也是積極的。總之,先搞清楚孩子搜題的動機是什么很有必要,這也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他學習情況的好機會,發現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選擇有效的方法及時進行干預。那究竟應該如何指導孩子們使用搜題軟件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搜題軟件的工作機制是什么?
指導孩子們正確使用搜題軟件前,我們要先了解搜題軟件的工作機制。我曾經在某搜題軟件工作過一段時間,主要負責的就是手寫答題和錄制視頻答題兩種模式。一般就是組長下發題目,大家按任務要求去領題、答題及上傳答案,然后再有審核人員審核答案,確定無誤后完成最終上傳。單從流程上看,應該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由于是按題計費,有很大一部分老師為了完成刷單的任務,答題和審核不認真,出錯的風險也是有的。尤其在剛剛推行視頻錄題的那段時間,有不少的老師講解時就是照著手寫版答案念了一遍,沒有真正意義上把題講懂講透。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解答題目的時候并不會限定用哪個階段的知識,只要做出來做對即可,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高一孩子們搜索的題目有可能用的是高三的方法,孩子們看的云里霧里,耽誤了時間,還沒有效果。這時候有的家長肯定會想,既然這么多問題,那我就不讓孩子用搜題軟件了。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如果一桿子打死,其實也就相當于切斷了孩子再進步的空間,搜題軟件還是有很多優點的,作為一個一線數學老師,這么多年了,我也在用。所以,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利用好搜題軟件,才是關鍵。
如何正確利用搜題軟件呢?
在分辨搜題動機的時候,我就談到過,如果孩子基礎知識薄弱,作業題大部分都不會寫,這個時候我是不建議使用搜題軟件的。即使搜出了答案,沒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肯定也是看不懂的。當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后是可以去搜題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主要是因為很多孩子搜題看到解析之后并沒有認真的動腦去思考,以至于把錯的認為是對的,把沒學過的知識點和方法也囫圇吞棗地去理解,長此以往,養成了不愛思考不愛動腦的習慣肯定會影響成績。我就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掃出來的答案明明是錯的,他原模原樣照抄,或者說照著正確答案寫了下來,卻完全不明所以,這些都是錯誤的學習方式。
那在指導孩子使用搜題軟件時,我們需做到以下五點要求:1、一道題目必須是先獨立思考,確實沒有思路了才能用搜題軟件。2、必須在家長面前使用搜題軟件,避免孩子打著搜題的名義偷玩手機;3、搜題之后不能花太多時間,無論哪個科目,一道題目最多十五分鐘,如果還是不明白的話,建議明天去問老師,效率會更高;4、搜完題目之后只能用草稿紙演算,不能照抄,算完之后,扣下草稿紙,重新能寫下來才算理解了;5、提醒孩子要注意解析上的結果一、二、三,注意掌握多種解法;
結束語:拙匠常怨工具差,搜題軟件本身是不會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原因還是運用工具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而對于教育來說,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教會孩子們如何正確使用搜題軟件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