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寶放學回家的時候,說,媽媽,我明天可以不用上學嗎?
明天是周五,不是周六,怎么可以不用上學呢?
那個哥哥都可以不用上學。
哥哥是因為放假了,不用上學。
小寶明天還得上學,到學校畫畫,做科學實驗呢。
老師讓回家準備明天所用的材料,明早帶到學校去。
小寶說知道了。
晚上臨睡前,還在給我磨磨唧唧,不想去幼兒園。
小寶在學校一直是做表率的,老師總是表揚他。
上次幼兒園召開線上家長會的時候,說一些小朋友的受挫能力有些弱。
看來是說小寶的。
小寶一直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在放學的時候站隊,別的小朋友可能急著見到爸爸媽媽,插隊站在他的前面,他不高興。
老師經過調解,讓別的小朋友站在了前面。
小寶對這件事一直耿耿于懷,不能放下,每天不想去幼兒園。
最近,小寶的情緒不穩定,遇事容易急,做不好,還容易哭。
通過給他講故事,做游戲,緩解他的這種情況,可是故事剛講完。
他就說,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
然后就不再聽類似的故事。
給他講小朋友需要去學校,學習知識。比如小猴子上山摘桃子的時候,不知道什么樣的桃子是成熟的桃子,沒有人教給他。
小猴子摘得青青的桃子,咬了一口,又酸又苦。
他說,都是騙人的,桃子一點也不好吃。
可是上山回家的途中,他看到農夫們在吃的桃子,紅紅的,農夫們吃得津津有味,還不斷地說,這桃子真甜呀,又解渴又飽腹。
小猴子抓耳撓腮,我摘桃子不好吃,原來和農夫吃的桃子不一樣。
小猴子轉身,朝山下走去。
這一次,他摘得桃子紅紅的。
終于吃到了甜甜的桃子。
從此以后,小猴子做什么事情,都會先向別人學習。
小寶聽完故事后,說,媽媽你還有什么要講的嗎?
小朋友去學校能學到好多的知識。
現在他說不想去學校之類的話,你是想學小猴子嗎?什么也不會,小朋友可是要學會很多的技能的呀。
他連忙說,是的,我得去學校學好多多的知識,學畫畫,學剪紙,學做手工,還會算題。
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
這當媽媽的也真不容易,斗智斗勇的一天。
可這個問題解決了,下一個問題說不定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