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中國式家長》是一款極為真實且特殊的國產游戲。它的玩法非常容易上手,幾乎沒有門檻,但題材卻格外具有深度,甚至有些沉重。通過小游戲以及場景模擬,這款游戲還原了很多“中國式孩子”的童年生活,最后把玩家帶入到另一個問題漩渦中: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父母。
經過歲月的沉淀,《中國式家長》手游該現已日益成熟,而最近新加入的傳家寶系統,也為后續多周目游戲提供了更多的趣味與變數。可以說,這款從PC“轉學”而來的單機游戲,無論是玩法設計還是UI布局,已經慢慢露出了“尖子生”的苗頭。

“數控”孩子
擁有上帝視角的你,在游戲中要引導一個家庭教育孩子,并最終陪伴到他結束高考。這就是《中國式家長》的基本劇情設定。
在游戲中,你可以通過屬性面板量化孩子的狀態,無論是智商和情商,還是體魄與魅力,均可以通過類似“消消樂”的玩法來提升各個數值,以應對升學壓力,或是滿足游戲中“父母”提出的各種期望與要求。

孩子一出生,游戲便開始計算距離參加高考的回合數。而玩家所能做的,則是利用有限的行動力,來盡可能地獲取屬性,以及分配孩子的日常生活。
而為了提升真實感,也為了防止游戲過于脫離現實,《中國式家長》還通過“壓力值”、“父母期望值”和“心理陰影面積”來引導玩家行為。
你不能為了學習成績全都安排學習,也不可能“破罐子破摔”成天吃喝玩樂,孩子的心理健康與分數提升在這里與現實很像,都需要找到動態平衡。

在玩法機制上,《中國式家長》小游戲與數值來建立游戲環境,但更加讓玩家嘖嘖稱奇的并不只是這些,而是穿插在玩法中間,無孔不入的真實生活片段。
在每個回合進行的過程中,游戲都會隨機出現一些事件,而這些元素很多都來源于各個玩家的日常生活和童年回憶。

你可以看到自己被欺負之后,還責怪你為什么打架的父親,也可以發現為了省門票錢讓孩子故意蹲一下的母親,充滿生活氣息的隨機事件,就像是炎熱夏日里的涼風,看似無意,卻沁人心脾。

有時候,你還得“被迫”接受父母一輩的面子挑戰。這些平常學會的技能,在此刻便是對付各種塑料親戚的殺手锏。

然后游戲巧妙地將長輩各類炫耀話術與猜拳游戲相結合,戲謔之間,把面子上的那點事兒和你小時候大概率會聽到的對話展現地淋漓盡致。

《中國式家長》就是這樣以小見大,通過簡單的玩法,展現真實且復雜的內容。你會發現,即使所有內容均可量化,甚至明顯到某種屬性到哪個數值就能上重點大學的地步時,你基本也不會感到很容易。各種要求有時會讓你手忙腳亂,而很多隨機事件也讓人頗為無奈,因為它們看起來,確實是現實會發生的故事。

這個小游戲則會讓人想起過年的時候,如何委婉且不失禮貌地收紅包
“再生”父母
在本次代代相傳測試中,《中國式家長》手游率先推出了傳家寶系統。簡單來說,在每局游戲結束,即每個孩子參加高考,長大成人之后,游戲會通過之前的成就,贈送一定的學費值,用以購買傳家寶。

各個傳家寶價格不一,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可以減輕孩子的壓力,有的可以提供零花錢,甚至還有能直接提供高考加分的奧運獎牌(好家伙!)。

根據游戲提示,玩家在第五世代時,可以最多給孩子佩戴6種傳家寶。通過不同傳家寶之間的組合,以及每局游戲里的隨機要素,《中國式家長》可以給多周目的游戲帶來更為不同的游戲體驗,也極大地緩解了玩家在重復游戲之后產生的厭倦心理。

利用好傳家寶,謹防“家里蹲”
從個人視角來看,傳家寶的設定非常巧妙。它借用了傳統文化中已有的習俗,將家族對于孩子教育影響的討論融入游戲,不僅照顧到了玩法,還提升了更多真實感。
不僅如此,游戲還支持選擇父母類型,提前制定教育方針,讓每一代孩子的成長,都可以擁有迥然不同的走向,從細微之處增加了游戲的可玩性。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相比于去年的測試版本,《中國式家長》手游的UI界面顯得更加干練,按鈕和菜單布局相較于之前也更為合理。而經過重新設計的班干部競選和小賣部等界面,也凸顯了游戲日漸成熟的形象。


上圖為舊版本,下圖為新版本
結語
《中國式家長》展開了一次有關教育方法的討論,以孩子的視角展現出父母對于子女的影響,以及孩童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壓力。這樣的設計令人矚目,也讓人尊敬。而“傳家寶系統”的引入,更契合了當今社會中有關階級固化和家庭優勢的討論內容。也許《中國式家長》,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