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比賽現場 羊城晚報記者 宋金峪 梁喻 攝
羊城晚報記者 崔文燦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職業教育法。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首次大修,將從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有哪些值得關注之處?它將為廣東帶來哪些利好?職業院校學生又將從中有何獲益?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國家督學、廣東韶關學院院長廖益,解讀這部法律的修訂將為職教發展留下怎樣的“想象空間”。
為職教發展留下想象和發展空間
羊城晚報:為什么時隔26年重修職業教育法?
廖益: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1996年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結構、產業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于職業教育的人才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并且在過去的26年間,職業教育無論從自身地位,還是內部結構、規模、質量也都在發生著變化。
過去我們國家的職業教育規模比較小,層次比較低,專業結構不夠合理,人才培養質量不夠高。此外,從國際職業技能和職業教育發展來看,我們國家確實跟歐美一些國家的職業教育相比,差異明顯。1996年的職業教育法已經不大適應現實情況,所以修法也是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的需求。
羊城晚報:此次大修,哪些調整之處值得關注?
廖益: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路徑越來越清晰。首先,這次修法大大提高了職業教育的地位。如第三條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確了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而非層次教育,這個說法能在今天實現是非常不容易的。
過去主要靠高中解決普職比大體相當的要求,但職業教育的金字塔“底座”在中等職業教育上。“底座”基數大了,還要有“塔尖”。前三年國務院高職百萬擴招就將中職到高職的升學渠道打通了,而且打通得不錯,現在問題就是從高職到本科,再到專業碩士、專業博士的打通問題。前些年是通過專升本從高職升本科,但專科職業教育的學生考到普通本科,相當于又回到了普通本科序列,所以職業教育的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還有第十四條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有效貫通,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橫向打通,縱向連通,縱橫整合,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對于職業教育地位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再比如第十七條提到,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再如第三十三條,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可辦本科專業,第五十一條提到,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要注意,這里并沒有說到授予什么學位,所以這次修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
以上這些對職業教育發展有重大的利好和推動,我認為此次修法對于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學歷限制不再,職校學子求職迎來利好
羊城晚報:此次修訂對廣東而言帶來哪些利好?
廖益:廣東市場經濟發育程度高,制造業先進,但我們去廣東的企業調研,所有的企業都有一個問題:好的技術工人不足。當職業教育地位提高,學生感到讀職教有出路,家長也樂意讓孩子去讀職業院校,那么職業技能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儲備就會加大。對企業發展來講,招人容易,而且學生通過這種類型的學習,層次也提高,那么對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重大利好。
這次修法也調動了行業產業舉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比如第九條講到,國家鼓勵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推進多元辦學,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第二十七條提到,對符合條件認定為產教融合企業的,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
從字面上看,法律對深度參與的企業給予支持給予獎勵,事實上也推動了產業發展和產教融合。現在我感覺到,很多大企業都在考慮介入職業教育發展,他們愿意辦,因為他們認為辦職業教育能解決企業用人問題,而且企業可以把自家生產標準放到教學中去。
廣東是職教大省,職業教育的學生占全國10%左右,廣東也是經濟大省,是未來在職業教育改革中起到領先作用的區域。
羊城晚報:我們留意到,此次修訂提到,職業學校學生升學和就業與普通學校學生機會均等。此次修訂是否會改變職教學生求職相對“弱勢”的地位?
廖益:全國今年大概有1000萬畢業生,其中有100多萬在廣東就業。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第五十三條提到,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的時候,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現在不論是事業單位、公務員招聘還是企業招聘,有很多都招技術技能型人才,之前會有學歷限制,但現在“障礙”不存在了,所以對職業院校學生來說是個利好。
羊城晚報:您覺得此次修訂是否也會推動職教內部一系列改革?
廖益:肯定有影響。職業教育法的修訂對職業教育是重大利好,但是職業教育自身的定位、規模、結構、層次、質量和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等都要發生變化。修訂法律以后,職業教育地位更高了,社會需求面更大,內部不相應變更是不行的。如果我們辦學層次不高,專業定位不準,實踐條件不足,教師素質不高,培養不出社會需要的人才,職業教育內部是有壓力的。
此外,此次修訂還會推動職業教育投入。長期以來,我們國家職業教育投入低于普通教育投入。這些年我們看到職業教育出現的一些問題和投入有很大關系,促進投入也就促進職業教育自身的改革和發展。社會給予職業院校學生平等的待遇,但并不是保證一定錄用,職業院校培養的人自身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如果不高,即便用人單位降低了學歷門檻,還是進不去。
此次修法后,職業學校在教學理念的變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專業定位的調整、辦學條件的優化和提升、教師素質的提高上,都會發生重大變化。所以它會促使職業教育系統內部進行一系列改革。
來源: 羊城晚報